学术报道
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谢大勇做客WilliamHill朱雀讲坛

  5月7日,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谢大勇做客WilliamHill朱雀讲坛,做了题为“从古印度到中原——佛教服饰本土化过程”的报告,讲座在知新楼A113报告厅举行,哲学系教授陈坚主持。

  谢大勇从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视角介绍了佛教服饰本土化的过程。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,传入中国后分为了南传佛教、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回鹘佛教等流派。时空同系是研究问题的基础,谢大勇追溯了佛教传入的时间和路线。从佛教传入的时间看,学界有先秦说、始皇说、西汉说和东汉说四种观点,其中西汉说有正史记载,最为可信。从路线上看,佛教传入的路线包括陆路和海路,陆路有两条主要路线,经过西域传入中土的丝绸之路和经过四川等地的茶马古道。谢大勇认为,佛教服饰从款式到色彩的变化过程是佛教本土化的过程。研究佛教服饰有两个方向,其一是僧人服饰即日常穿着。其二是佛陀服饰即艺术形式。佛教僧侣的衣服,根据佛的制度,限于三衣或五衣,三衣是安陀会、郁多罗和僧伽黎。偏衫从天竺"僧只支"传入中国后,随中国观念而改成了僧尼服饰。自魏末法上对僧侣常服的式样进行规定以后,“方袍”逐渐出现,到唐代更加普遍。僧侣的常服在最初的时候是与平民一样的,只是在颜色上有所分别,僧侣服饰颜色为缁色,之后又增加了白色,缁衣和白衣成为对僧俗的对称。

  谢大勇还分析了政治对服饰的影响,认为古代服饰更多的体现为政治制度,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、人文的多种信息。服装所体现的政治的功能十分强烈,其艺术的属性是依附于政治功能而散发出的审美情趣和光芒。服饰贯穿于人类发展历史的始终,承载着民族归属感、文化认同感和祖国自豪感。

  主讲人简介:谢大勇,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,“十三五规划”国家重点出版项目《中国古代文献服饰图解》主编。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,对中国服饰文化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。